![]() |
按出版社瀏覽 |
![]() |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產品推薦 > 品牌圖書
品牌圖書
![]() ![]() ![]() 獲第二十四屆浙江樹人出版獎 浙江大地可歌可泣的治水創舉 ![]() ![]() 水韻浙江賦/·李 靖· 002 錢塘江賦/·馬建勛· 006 錢塘江賦/·吳亞卿· 008 甌江賦/·葉 放· 012 椒江賦/·蘇紹康· 014 曹娥江賦/·胡耀燦· 016 甬江賦/·董錦云· 020 飛云江賦/·蔡永淼· 022 鰲江賦/·鄭立于· 024 苕溪賦/·周文毅· 026 苕霅雙溪賦/·曾小云· 028 運河賦/·何智勇· 030 西湖賦/·王翼奇· 032 西湖賦/·馬永祥· 036 西溪賦/·蔡云超· 040 杭州灣濕地賦/·杜 偉· 042 天目源賦/·王建華· 044 千島湖賦/·尚佐文· 046 新安江賦/·洪淳生· 050 富春江賦/·裘一琳· 052 湘湖賦/·彭 忠· 054 西小江賦/·王長生· 056 艾溪賦/·唐正富· 058 武強溪賦/·嚴成建· 060 昌化溪賦/·何賢壽· 062 分水江賦/·王樟松· 064 桐江賦/·李 龍· 066 姚江賦/·應綠霞· 068 東錢湖賦/·馬永祥· 070 新慈湖賦/·俞 強· 074 四明湖賦/·羅鵬飛· 076 九龍湖賦/·林 偉· 078 蘆水賦/·胡光華· 080 楠溪江賦/·陳 建· 082 溫州塘河賦/·高永興· 084 青龍江賦/·陳步黨· 088 蓀河賦/·曹愛鳳· 090 龍灣潭賦/·徐賢民· 092 百丈漈賦/·羅金華· 094 白石楊柳灘賦/·趙迪生· 096 石門潭賦/·阮育法· 098 玉龍湖賦/·羅金華· 100 鴿巢河賦/·鄭小同· 102 莒溪賦/·周春雁· 104 南太湖賦/·王廣華· 106 太湖賦/·朱慶文· 108 頔塘賦/·徐建新· 110 下渚湖賦/·盧 前· 112 南湖賦/·沈曄冰· 114 秀水賦/·黃浴宇· 118 汾湖賦/·王永強 梅春燕· 120 北港河賦/·李 遠· 122 洛溪賦/·陳忠祥· 124 鑒湖賦/·李牧童· 126 白馬湖賦/·竇啟英· 130 若耶溪賦/·董 冬· 132 剡溪賦/·袁光煜· 134 浣江賦/·錢發平· 136 白塔湖賦/·陳佐天· 138 沃洲湖賦/·郝曉燕· 140 新昌江賦/·石亞芳· 142 柯水賦/·姒鈞濤· 144 浦陽江賦/·傅明夫· 146 婺江賦/·江少蓓· 148 義烏江賦/·胡友大· 150 繡湖賦/·樓立劍· 152 甘溪賦/·葛海有· 154 五百灘賦/·駱有云· 156 永康江賦/·王朝陽· 158 蘭江賦/·周志堅· 160 地下長河賦/·鄭志華· 162 翠湖賦/·徐千意· 164 九峰水庫賦/·董攀峰· 166 仙宮湖賦/·張志杰· 168 常山江賦/·連中福· 170 衢江賦/·周谷昌· 172 信安湖賦/·馬俊兵· 174 石鼓溪賦/·王慶華· 176 烏溪江賦/·朱先本· 178 須水賦/·毛冬青· 180 沈家門港賦/·閻受鵬· 182 岱衢洋賦/·許成國· 184 洞頭洋賦/·郭溫林· 186 永寧江賦/·徐先學· 188 大嵩江賦/·高麗娜· 190 永安溪賦/·吳亞卿· 192 東湖賦/·林大岳· 194 靈湖賦/·李含江· 196 八仙湖賦/·張密珍· 198 長潭水庫賦/·趙秋鴻· 200 始豐溪賦/·陳于法· 202 燕溪賦/·余能寶· 204 雙溪口賦/·邵琳瑛· 206 濛洲水賦/·朱周明· 208 蓮花塘賦/·徐俊民· 210 沙灣賦/·徐益勤· 212 白沙溪賦/·陳國友· 214 龍泉溪賦/·王遠長· 216 千峽湖賦/·陳可富· 218 鶴溪賦/·陳華敏· 220 好溪賦/·王文輝· 222 三井溪賦/·吳宗祥· 224 東海賦/·張涵軻· 226 后記 230 ![]() ![]() 《中國夢想•美麗浙江——百水賦》是深入開展“中國夢想•美麗浙江”主題宣傳活動的成果之一,是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、浙江省作家協會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和宣傳省委省政府“五水共治”中心工作而編寫的,收錄了“中國夢想•美麗浙江——百水賦”征文活動的優秀獲獎作品。 中共浙江省委書記、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和中共浙江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葛慧君高度重視圖書的出版。夏寶龍書記親自為本書作序,他指出,治好浙江的水,是全省人民的期盼,是所有浙江人的夢想。他希望廣大文學工作者積極行動起來,投身時代大潮,謳歌時代發展,聚焦浙江大地可歌可泣的治水創舉,以充沛的激情、生動的筆觸、感人的形象,為“五水共治”鼓之呼之,為建設“兩美”浙江吶喊助威。 ![]() ![]() 序 夏寶龍 水是生命之源、生產之基、生態之要。浙江豐饒的大地上流淌著錢塘江、甌江、椒江、甬江、苕溪、運河、飛云江、鰲江等八大水系,鐘靈毓秀,各具風姿。千百年來,浙江因水而名、因水而興、因水而美,可以說,水是浙江人民賴以生存的“血脈”,水是詩畫江南獨特的文化元素。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提出的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肩上擔負著保護浙江綠水青山沉甸甸的責任。當清清河水成為遙遠的記憶,當洪澇災害不時侵襲美麗的家園,當一些地方出現“江南水鄉沒水喝”的困境,我們更感覺到這份責任是多么地現實。治好浙江的水,是全省人民最大的期盼,是所有浙江人最大的夢想。治水之道,是轉型之道、強省之道、為政之道。我們治水就是要把一江清水還給百姓,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,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。現在,一曲恢宏雄壯的治水“交響樂”正在奏響,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澇水、保供水、抓節水,“五水共治”重磅開局、旗開得道,順成破竹之勢,倒逼轉型升級。浙江正努力邁向一條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新路。 治水歷來是安邦定國的大事、難事,也是歷朝歷代文人騷客歌詠吟唱的永恒主題。古有大禹治水,足跡遍及九州,精神輝映百川。蘇公白傅疏浚西湖,治績與詩文并美,為后世所景仰。歷代先賢治水一脈相承、綿延不絕,他們都是浙江的脊梁,展示了浙江精神的精髓。這次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、浙江省作家協會聯合主辦“中國夢想·美麗浙江——百水賦”征文活動,組織廣大文學工作者奔赴治水一線,以瑰麗辭賦來狀寫浙山之秀、浙水之美,歌詠浙江治水之史、治水之功,描繪浙江人民與水相親、與水和諧、與水共榮的美好圖景。本書入選的優秀作品格調美雅、崇善向上,既具古樸風格,又顯時代神韻。觀其篇章,或摹繪浙江名江名湖,恢宏大氣,或抒寫家鄉小河小溪,精致諧美,使讀者得以全面了解浙江水資源、水生態、水歷史、水文化,深切感受浙江山水之美、人文之美、發展之美。 治水面前沒有旁觀者,必須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,打一場全民治水攻堅戰。希望廣大文學工作者積極行動起來,投身時代大潮,謳歌時代發展,聚焦浙江大地可歌可泣的治水創舉,以充沛的激情、生動的筆觸、感人的形象,為“五水共治”鼓之呼之,為建設“兩美”浙江吶喊助威。同時,也希望廣大讀者從這些美麗辭賦中了解水、讀懂水,從而護好水、用好水。我相信,人人對治水知所當知、行所當行之日,就是水清河凈、夢想成真之時。 是為序。 2014年9月20日 |